11月28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环球网联合主办的“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活动走进镇海炼化,30余名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外媒和人民网、环球网等主流媒体的记者,深入公司厂区感受企业高质量发展,近距离体验人与自然、能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
记者团先后来到公司生物航煤装置、白鹭园、无人值守变电所、镇海基地中心控制室和海天驿站,切身感受大型石化企业绿色发展、智能化转型的创新实践,沉浸式体验石油化工产业链的魅力。
在中国首套生物航煤装置现场,媒体记者深入了解餐余废油通过一系列先进生产工艺转化为生物航煤的神奇过程。在中国工业企业里的第一个观鸟胜地——白鹭园,外媒记者兴奋地观察周围环境,迫不及待拿出镜头记录下工业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景色,当大家了解到公司全力创建“无废无异味绿色示范基地”,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良好的生态环境让白鹭园栖息的鸟类达40多种时,为公司用心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点赞。每到一个参观点,大家听志愿者讲解的同时,还惊叹中国工业智能制造快速的发展。
来自俄罗斯欧亚媒体集团记者伊万·沙普金 Ivan Shapkin 说:“我是一名来自俄罗斯的记者。今天来到这里,看到了生物航煤,了解到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大气污染。还有,白鹭园在石化厂区里,还有其他的鸟类,是非常独特的。石化厂区里有白鹭的家,告诉我们,告诉社会,在经济发展中,要实现自然与工业的和谐共处。”
来自土库曼斯坦国家电视、广播和电影委员会国际信息中心记者巴特尔·列杰波夫表示:“我很惊讶这家工厂有这样的技术,他们能够克服困难,还能取得这些成果,生产出有用的燃料。工厂附近有很多植物,而通常工厂附近是没有植物的。我很惊讶鹭鸟每年都会飞来工厂附近,尽管这里是化工厂,鹭鸟也不害怕来这里。”
在无人值守变电所和镇海基地中心控制室,现代化工业气息扑面而来,汪大师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全程自动巡检,大型炼化装置的生产全自动控制,让大家感受到智能工厂建设为传统石化行业转型升级注入的强劲动力,展现了中国炼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实力和魅力。
环球网全球化事业群副总监王予湉说:“刚才我们走访的几个场景,我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汪大师来讲解汪大师。也很高兴、很自豪看到我们国内的石油化工行业,包括我们的电力行业已经运用到了一些无人技术,也期待它的进一步升级和更多地扩展。”
在海天驿站,记者们遥望镇海基地二期项目雄伟的塔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壮美画卷在大家面前徐徐展开。“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镇海炼化,记者们感受到了中国朋友的热情和真诚,感受到了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大家衷心祝愿镇海炼化未来发展更加美好,“一带一路”友谊之路越走越宽。